一本中国人写的书,在中国被当做禁书,但是却被日本所推崇,甚至帮助日本打败中国。这本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19世纪,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奇怪的是他们读的书来自中国。为此,日本政府还专门发行了日文版。曾经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是直言不讳的告诉中国人,你们应该好好读一读《海国图志》。《海国图志》正是在日本火爆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清朝大臣魏源。

魏源.jpg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大臣林则徐为清朝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到痛心。他明白,挽救国家的唯一办法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朝廷发配他去浙江前,他把自己未曾写完的《四洲志》等资料,全部托付给了好友魏源。魏源耗费十一年时间,最终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魏源有一个被世人所熟悉的标签,那就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海国图志》可以说是他开眼看世界最好的证明。

“海国”也就是海外的国家,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的西方技术,比如地雷等新型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可以说《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看世界地理和历史的开山之作。书中的“图志”也说明了此书最大的特色。

《海国图志》有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西方地理和历史。也正是因为图画直观的呈现方式,在这本书传到日本后,日本人还是能很直观的理解这本书的部分意思。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学经典,估计《海国图志》也不可能快速在日本传播。

海国图志.jpg

日本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日本维新政治家横井小楠曾说过,日本近代对外开放的思想,来源于《海国图志》的支撑。

比较讽刺的是,和日本注重此书相反,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守旧的知识分子看到的是打破国人天朝上国、国中之国的洪水猛兽。这本书在刚发行不久,清政府就下令停止刊印禁止发行。一剂救国良药,却被视为亡国的毒药。或许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日本。

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一直以来清朝政府统治阶级的盲目自大,让国人的思想局限性加剧,让中国在变强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