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包拯黝黑黝黑的脸上印着一个月牙儿,这已经成了我们心中包拯的固有形象,但是在故宫南薰殿里存档的包公画像显然一介白净老生的样子,与影视剧中的包公截然不同,真实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包拯.jpg

根据包拯的后人包训安的叙述,包拯的学生颜查散在包拯60岁大寿之际曾为他画过一副画像,这幅画是按照1比1绘制的,这幅画高两米多,宽一米二,画中的包公1米65左右,其肤色与常人并无大不同,只是在其眉梢处,有一块黑色的朱砂痣。不仅如此,在合肥市的包公祠内,包拯手执笏(hù)板,清瘦矍(jué)铄,看着可谓是神采奕奕,并且在史籍上也写包公“面目清俊,白脸长须”。并不是我们口中“包黑子”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白面书生会变成黑脸月牙儿呢?

这还得从京剧说起。我们知道,京剧常常通过脸谱表示人物的性格。在京剧中,黑脸是“花脸”的一种,常常用来塑造严肃、刚正的形象,像是张飞啊,李逵啊,都是黑脸。而包拯铁面无私,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形象,一直被老百姓口口相传,所以自然也是黑脸了。

至于月牙,也是一种艺术效果,因为包公办案如神又深受人民的爱戴,所以民间传说,他白天在阳间断案,晚上则可以在阴间断案,这个月牙儿就是包公游走于阴阳两界的通行证,清朝时,随着京剧的盛行,人们心中的包拯形象也就变成了黑面且额头有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