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名字是一个人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更是如此。地名是借助语言中的词汇表示一个地理部位,同时地名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它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在国家边界的省份和城市名都和其他地区有很大区别。比如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日喀则、齐齐哈尔、哈尔滨。这些名字都是根据当地方言或者民俗音译过来的,久而久之就流传下来。今天我们就说说我的家乡哈尔滨。

哈尔滨.jpg

哈尔滨这个名字一点都不符合中国城市命名,中国城市大多是两个字,三个字的很少见。而且中国城市多是按照方位来命名,比如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河北为阳河南为阴,典型的例子像洛阳、汉阳。还有的多用某州、某城,以及“安宁吉祥”之类吉利的字做地名,比如扬州、淮安、江宁、泰安等。这么一看哈尔滨就显得有点另类了。

但是如果把哈尔滨放在黑龙江省,又不觉得有多突兀。你看黑龙江的城市,比如加格达奇、绥芬河、齐齐哈尔,这些城市都是有东北文化特点的。在历史上,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在内的广大东北本地区,一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先后有室韦、鲜卑、靺鞨、契丹、女真等民族居住在这里,虽然也算是中原统治,但是中原并未对这一地区进行直接有效的管辖,名字也是当地叫法。直到清朝晚期,才设立黑龙江、吉林等行省,下面开始有州府县的建制。因此东北地区很多地名都是由原来少数民族地名的称呼音译过来的。

虽然哈尔滨音译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确认是哪些词汇的音译。但是学者也列出了可能性比较大的几种!

阿勒锦说

阿勒锦一说首载于1874年江苏书局出版的校刊本《金史》:“军还,穆宗于阿勒锦(霭建)。近二十年来,有考古证据证明公元10世纪末女真人在现今阿城至哈尔滨一线建立了阿勒锦村。“阿勒锦”是女真语“名誉、荣誉、声望”的意思,“哈尔滨”就是“阿勒锦”的谐音。后由于中东铁路的建设,人口大量聚集到现今哈尔滨地区,“阿勒锦”也就演变成了“哈尔滨”。

晒网场

据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登基前,是满族女真部落一位首领的伙夫,由于他聪明过人,办事能力强后被首领重用。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作为首领的全权特使前往北京朝贡,由依兰出发数日后来到今天太阳岛这片地方。努尔哈赤面队着江问手下人这是什么地方?

晒网场.jpg

有一名副将叫哈依的回话:“晒网场”。努尔哈赤听完后大笑道:“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有个好名字才对,大家给这快地方起个好名字吧!”于是众人七嘴八舌。有位汉族的文书官说:“我看就叫哈耳宾吧!”努尔哈赤一怔“哈尔滨?你精通满汉文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起的?”文书官说:“我们今天是由哈依将军带路由这里过江,所以就由哈依将军的姓取出一个”哈”字。这地方(指太阳岛)的形状很象女人带的耳环,取出一个“耳”字。这最后一个滨字就是水上村的意思。合起来叫就是哈尔滨。”努尔哈赤听后举起酒杯“从今以后这片地方就叫哈尔滨吧!

扁岛说

此说是黑龙江档案馆副研究员纪风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最新说法。纪先生在检阅186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时这样一条满文记载:“据佐领登精额呈称:职等遵札管带赴吉林乌拉......返回途中行至哈尔滨地方驻扎,本年八月二十五返至墨尔根城”。由此来看“哈尔滨”一词乃满语。

哈尔滨.jpg

“扁状的岛屿”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 tun"音译汉语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滨屯”四个字,后来省略了“屯”字而简称“哈尔滨”。

个人觉得第三种情况比较符合人文,不知道大家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