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兔子太少,吃货太多,兔肉不够吃怎么办呢?这就演变到吃猪肉和牛羊肉片,这也就是最早吃涮牛羊肉的起源之一。另外一种涮肉起源说,来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蒙古骑兵的粮食都是自己会走的牛羊群,可以说是“会走的粮食”,这就大大省去了运送粮草的时间。但是用大锅烹饪大块牛羊肉,却要浪费很多时间,蒙古骑兵的马腿就这样被束缚住了,后来成吉思汗发明了一种新吃法,他命令士兵们用自己的头盔当锅,再把牛羊肉切成小片涮着吃,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创新,不仅解除了马腿上的封印,还让大批厨子放下了铁锅拿起了马刀。不管怎样,北派涮肉火锅就这样横空出世了,相较于之前的“煮”,“涮”这种吃法让食材更加鲜嫩爽口。

火锅.jpg

今日北方的涮肉,原名实为“野意火锅”,是随清兵入关而传入中原的。清朝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癖好,那就是爱吃火锅。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这位爷一上年纪,就爱办千叟宴,其中有一次就是火锅版的千叟宴,共摆了八百桌,整整五千多人一起吃,每桌设两个火锅,好家伙,那场面那阵势,一千五百五十多个火锅愣是不够吃的,这也就成了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到了清朝末年,重庆长江一带码头和街边苦力们,喜欢用麻辣十足的汤底煮下水吃。因为重庆是雾都,再重庆生活的人身上湿气都特别大。但是别担心,只要吃上一口看着都辣的重庆火锅,保准你什么湿气都消失不见了。

重庆火锅.jpg

与北派火锅“涮”的吃法不同,重庆火锅讲究的是“氽”,筷子力度要不松不紧,十秒之内捞出方能Q爽弹牙,民间更是流传着“毛肚氽七上八下,鸭肠滚上三下三”口感最佳的说法,这种吃法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以辣味为主的南派火锅与北派涮肉分庭抗争的局面。

现在就有一种说法,世上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