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刑犯被判处“斩立决”,然后就被拖到刑场准备行刑。但其实,“斩立决”并不是立刻就拉出去斩了,而是我们同样在古装剧中常见的秋后问斩。那么为什么斩立决不是当时就行刑,而要秋后问斩呢?

秋后问斩.jpg

其实古代对于行刑的时间非常讲究,在绝大多数朝代,行刑都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来说,多选择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处决死囚,即所谓“秋后问斩”。

《唐六典·刑部》中曾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不得决死刑。”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另外,24个节气日、国庆节、皇帝生日等重要日子也不能“杀人”。当然也不是什么罪行,都需要秋后问斩的,谋反、谋大逆这种比较大的罪名就不需要等到秋后了,一般都是当场斩立决。因为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所以古书上和历史剧中都经常有“秋后问斩”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古人偏偏喜欢秋后算账呢?

这就和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就是说人的行为要顺应天意,不可忤逆,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这时行刑才能顺应自然界肃杀的意味。皇帝贵为“天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所以处决犯人也要避开重要的天时。那么古人行刑更为注重的“五时三刻”又有什么讲究呢?

“午时三刻”就是中午的十二点左右,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十恶不赦的极度重犯往往选在这个时候处斩,用旺盛的阳气压制,让他连鬼也做不得。

午时三刻斩首.jpg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对死刑的讲究体现的不仅仅是律法,更是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