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早的书籍损毁案件,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实际上最早的焚书是发生在秦始皇百年前的秦孝公时期。这一事件的决策者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变法家商鞅。

焚书坑儒.jpg

根据《商君书》,商鞅认为以“儒术”为首的诸种文化典籍是“六虱”,国家有六虱,将使人民不能专注于农务,盗贼必至,国力便受到削弱,人民也必跟着贫困,所以必须铲除。基于此,商鞅认为必须使用行政手段对文化破旧立新,于是向秦孝公提出了焚书。 

在之后就到了我们所熟知的焚书坑儒,其实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焚书坑儒只是封建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的常见手法。这一次坑杀的儒生其实并不算多,据说有460人,比起后代的文字狱,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一次焚书并不仅只有儒家经典,当时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杂书也就是医药、卜筮、种树等书没有被烧掉。 

中华文明最灿烂的诸子百家,那算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诸子百家时期的学说成果却被焚烧殆尽。如果不是这一次焚书,或许在不久的时期,中国将会在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出现更多像老子、鬼谷子、孔子一样的智者。

汉末王莽之乱,宫室图书悉皆被焚。

东汉时期,多位帝王都很注重学术文化,各地纷纷献书。《后汉书·儒林传》载:“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之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文章,竟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奈制为腾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载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者半余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

焚书.jpg

魏国建立后,也开始收集民间的书籍,由中央机构秘书负责收藏整理。到了西晋时期,在古墓中又挖掘出一些古书。但是没想到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作为首都的洛阳再一次陷入战火,收集的书籍又一次荡然无存。

隋文帝时期,牛弘对隋文帝提出收集图书的建议,被隋文帝采纳,随后全国又兴起收集图书热潮。为了鼓励子民把图书现出来,规定原本可以在抄录和观看之后归还,而且每卷书还赏赐一匹绢。隋朝灭陈之后,也获得一批书籍,但是这批书籍大多是新抄录的,而且纸墨质量还不好,内容也有很大的错误。

唐武德五年,灭亡了王世充并且攻占了洛阳后,所有的书籍都被装上船运往长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途径三门峡的时候,船翻了书籍落水飘落,仅仅留下那么一两成。

如果说这些都是损毁于战乱,那么就到了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次焚书。这一次焚书的主角是梁元帝。据《梁书元帝本纪》记述:“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其生平著述多达20种,共400多卷。在历史上,他向来就有“才子皇帝”之称。就是这样一个爱书的才子皇帝,在江陵城破之夜,他命令高善宝一把火烧掉这些非常不容易辑录聚集的十四万卷古今图书。他只知这十四万卷书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城破自己不再能拥有的时候,便肆无忌惮地让人绝情地焚毁殆尽;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读的那些书也是文化遗产——一笔难以再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梁元帝焚书.jpg

《隋书·经籍志》有详细记载,大致如下: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规定以吏为师,禁止百姓收藏图书。学者逃亡山林,有的连儒家经典也没有能保存下来,只能靠口头传播。汉惠帝时取消了禁止百姓收藏图书的法令,儒家学者才开始在民间传播学说,但由于原书没有完整地保留,长期依靠口头流传,造成很多错乱和遗漏,《书经》出现了两种本子,《诗经》有三种,齐地流传的《论语》与鲁地不同,《春秋》有数家之多,其他的典籍更混乱。汉武帝设置了太史公作为专门机构,收藏全国献上的图书。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就是以太史所藏史书为主要依据写成一百三十篇《史记》的。到了汉成帝时,这些藏书又流失了不少,因而派陈农到各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图书。又令光禄大夫刘向等人加以校阅整理,刘向死后,汉哀帝令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终于将三万三千九十卷书分为七类,编成《七略》。 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五五五年以后数十年间问世的书籍,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质量自然远在民间所藏或太建年间抄本之上,所以损失是无法用数量来估价的。

历史的文化就这样在焚毁,收集、在焚毁中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在古代印刷技术并没有大范围普及,当时的图书还是以抄录为主。无数杰出学者的毕生心血、千百年的学术文化结晶在铁血和烈火中毁于一旦。

直到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的战乱还毁灭了大批珍贵典籍。明永乐年间编成的二万多卷《永乐大典》,唯一还留下的一部近二万卷的副本在一八六○年英法联军和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焚烧或掠夺,目前所存仅八百卷。乾隆五十八年编成的、多达近八万卷的《四库全书》,尽管在副本以外又抄成了七部,但副本与其中的三部分别毁于帝国主义对北京的入侵和太平天国战争。  

破四旧焚书.jpg

建国后,经历了一次文化大革命。一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化,都是“封资修”,要扫进历史垃圾堆。在破四旧的呼声中,大火又一次在全中国烧起。例如太原全市有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在这一次破四旧中,一天就被全部拆除。

文革中被烧掉的书籍比秦始皇与希特勒烧掉书籍总和还要多几十倍几百倍千倍!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历代书籍被焚毁都是政府当权者集中所为,而文革中则是自上而下,铺天盖地的群众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历次书祸中得以幸免的民间藏书的损失是古今少有的。 

中华历史五千年文明,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在焚书中度过。其实,并不仅仅只是焚书,这都是对文明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