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一个看似文弱的名字,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士。一个让魏忠贤在权力顶峰时,一提名字就心惊胆颤的人,你说这人猛不猛?

杨涟,一个东林党人最典型的代表。

杨涟,一个使东林党走上权力顶峰的人。

杨涟,一个纯粹为了国运而舍生忘死的勇士。

杨涟是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走上历史舞台。

湖广广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曾任常熟知县。青年时期,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正在东林书院传播学问,议论朝政。杨涟对此十分敬佩,逢场必到。后到京城任户科给事中。这之间,他没什么名声。

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久病不愈,按照旧制,此时应召太子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实质上意图传位于太子。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其父相见。杨涟一面找到太子贴身太监王安,要他叫太子“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同时,杨涟又敦促首辅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不敢前去,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声色俱厉,晓之以理。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

当时,杨涟只是个给事中,七品。方从哲,首辅,一品。

我真的很难想象他哪里来的勇气,我不愿简单地归为信念。或许,当年明月总结的更准确,因为他纯粹。

事后,杨涟还是给事中,直到一个月后,光宗病危。

正在这时,杨涟上疏,言辞犀利。说难听点,把光宗骂了一顿。许多人认为,他必死无疑。而他,毫无畏惧——死即死尔。

忽然,皇帝要召见大臣。其中,还有杨涟和锦衣卫。众人都以为,叫上锦衣卫,杨涟更是凶多吉少。

中间的具体就不多说。最关键的,光宗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当时还是七品。但是,这个人心里,已经有了誓死效忠的信念。当年明月说,这叫为知己者死。我完全同意。

费尽千辛万苦,杨涟等一班顾命大臣终于抢回太子朱由校,并登基。十几天,史载,涟发白。

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要抢回太子,你可以去查查百科,或者,到明月的博客里面看看《明事陆》。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李进忠交锋两次。李进忠,很多人不知道。但是,魏忠贤,是个人都知道。两个名字,一个人。只是当时,李某还没得势。

天启三年,杨涟升官了。

在这个大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王朝里唯一一个木匠皇帝的统治下,中国进入了宦官专政的登峰造极时期。曾经的李公公,变成了如今的魏九千岁。曾经那些和东林党明争暗斗的三党成员,终因敌不过,转身投了阉党。东林党人,像杨涟,左光斗,顾大章,还是正气凛然。然而,和日渐壮大的阉党相比,东林党明显已经无法扳平。可杨涟还想试试。这是个夜晚,天启四年的夜晚。这是副都御使杨涟的府邸。深夜,灯火未灭。

杨涟的影子独自映在四周的墙壁上,随着烛光摇曳。四年,他看着曾经一个个虽政见不同却心怀匡扶正道的同僚一个个投奔阉党。如今,满朝上下,就像今夜案前的自己,孤军奋战。说只剩他自己,牵强点。但是,也不过是剩下几个东林党的铁杆,也不过是穷酸书生,和魏忠贤比,就像蚂蚁和蟑螂。从当年那个听东林先生讲学的青年,到如今鬓发苍苍的官员,他经历很多,但,始终不变心中的信念,道统。因为这个,他感对着首辅发威,因为这个,他感上疏直言不讳,因为这个,他无所畏惧,扶植朱由校登基——虽然他是个木匠……

这一晚,为了守卫最后的道统,他整整衣袖,磨好墨,从容坚定地写下了后来名载史册的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史官没有记载,但我猜,杨涟那晚彻夜不眠。

六月一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面奏皇帝,当场揭露魏忠贤。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只好交会极门转呈皇帝。

魏公公看见了,你想不到,他慌了。是,这四年来,他以为自己掌控了朝廷,仅有的那些东林党的硬骨头也不成气候,但是,这个杨涟,却依然是个威胁。

中间的过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书。总之,这么一个皇帝,这么一个奸臣,只能有一个结果:杨涟早晚要死。

十月,杨涟被革职为民。

对,你没有想错,斩草要除根,魏忠贤,不可能罢休。

很快,杨涟进了牢房。至于理由,有魏公公在,好说。

陪杨涟的,是另外几个东林党。史称六君子。

老虎凳,辣椒水?呵呵,太小儿科了。这里,用的是铁刷,用法就像搓澡布,在你背上来回擦几下。

杨涟不死。

铜锤击断肋骨。

杨涟不死。

用沙袋压在他身上。按经验,睡着觉就死了。

杨涟不死。

行刑的人疯了。铁钉,打进耳朵。

杨涟不死。

铁钉,大号的,从脑袋上穿进去。

杨涟,死了。

但是,他留下两样东西。有个共同点,血书。

我不敢想,面目全非,还能咬破手指,写下两千字的解明真相的血书和一份遗言。我想不明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志。

两样东西还有个共同点,狱卒发现了。两个狱卒。

两千字那篇,给了顾大章。但是,没办法,他也是囚犯。藏不住,被狱卒发现。顾大章坦白告知,狱卒说,魏忠贤看不到它。

遗书,藏在杨涟的牢房里。死了以后,魏忠贤命人搜。一个狱卒发现了,本想邀功,看完以后,保存起来。

历史,就是这样。史官这么记载的,你信吗,我反正信了。

因为,正义与邪恶从来是存在的,但是,正义总是多一点。有时候,这一点来得不易,来得惊心动魄,来得血流成河,来得催人泪下。

话分一头,杨涟其实是被诬陷贪污被抓的。当时,东林党有个很厉害的人物,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的汪文言。此人出身市井,后与东林党结识。左右逢源,无所不能。三次被魏忠贤陷害入狱,前两次平安出狱,第三次,死在狱中。

魏忠贤搞汪文言,很简单,他不是根底清净的东林党,所以,让他反目很容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实际上,不是。用尽酷刑,汪文言还是三个字:不知道。

终于,他受不了了,他对行刑许显纯讲,你说什么,我都答应。当得知要伪供杨涟受贿,

大呼:“世间岂有贪赃杨大洪哉!”(杨涟别字大洪)

许显纯无奈,当面伪供。

文言垂死大呼曰:“尔莫妄书,异时吾当与尔面质!”

这是个出身市井曾经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最终,选择了正义。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这是杨涟的遗书。

崇祯清除阉党后,追谥“忠烈”。凝练,洞明。

所以,我见过当年明月戏谑不少的人,唯有杨涟,他这样评价:

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这个人,叫杨涟。

‹‹  1  2  3  4  567    ››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