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写过一篇广东人啥都吃的文章,里面描述了广东人对于吃的一些理解。今天我们来说说,另一个让美女看到花容失色的菜系。或许说菜系是不靠谱,但是这也确实是一种饮食文化,那就是云南人吃虫子的文化。

云南号称动植物王国,有数之不尽的昆虫种类,其中能拿来当菜的真是数不胜数,能烧烤,能炸炒,能清蒸,还能凉拌或者直接生吃,吃法丰富。

昆虫宴会.jpg

云南的昆虫宴,遐迩闻名,一派虫香。据说,不同的昆虫菜具有不同的风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黄蜂卵有杏仁味、蚂蚁有核桃味、蝇蛆有蛋糕上的奶油味、蚕蛹有肥肉香味、蝈蝈儿有瘦肉鲜味等等。法国食客特别钟爱蝈蝈儿,说蝈蝈儿味美胜过鱼子酱。

从菜谱来看,云南的昆虫菜肴属于傣族菜系,而傣族人吃虫大多是从中泰边境学来的。也就是说,从中国西南到泰国、柬埔寨,各地都有吃虫的传统,有的地区还会举行“吃虫节”。如果去到柬埔寨,你还能看到更朴实的吃虫方法:扯掉水蟑螂的翅膀,挤出肚子中的黄色粘稠物,然后整只放进嘴中咀嚼。想想让人花容失色的蟑螂,在柬埔寨人的嘴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其实,不仅仅是东南亚人爱吃虫,全世界的人都爱吃虫。在欧洲人定居美国西部以前,缺乏畜牧业的土著印第安人,全靠昆虫维持基本生存。生活在亚马逊平原的印第安人也以昆虫为食,据统计,将近75%的昆虫在其幼虫阶段就被吃掉。

那么,为什么人们爱吃虫呢?

理由很简单,就是源于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动物蛋白并不像果子和谷物那样方便采集。在驯化家畜出现之前,人类只能靠集体打猎吃肉,而这往往需要运气和鲜血。于是,昆虫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科学证明,昆虫的粗蛋白含量是自身干重的31%~72%,超过畜禽、鱼蛋的蛋白质含量。另外,据统计,94种食用昆虫中,有50%的昆虫热值高于大豆,65%的高于牛肉,70%的高于鱼和蚕豆,5%的高于小麦。无疑,昆虫是人类的理想食物,也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巨大贡献,那昆虫,怎么在现代社会遭到唾弃了呢?

昆虫.jpg

原因并不复杂:农业的发展和家畜驯化技术的扩散,提高了动物蛋白的获取效率,人们也就不再需要吃昆虫了。与此同时,有的昆虫还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威胁。于是,昆虫逐渐淡出了人类的餐桌,甚至成为了“野蛮”和“原始”的代名词。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粮食危机的阴影笼罩在人类的上空,昆虫再一次成为人类食谱的备选,这一次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将虫子的热量回报率提高到家畜的水平,让虫子再次回到人类的食谱。

如果习惯了广东人什么都能吃,那么我们对于云南人吃虫子也并没有必要排斥。聪明的云南人在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多的美味、营养和热量。如果你能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你会发现其实虫子也是很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