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反王为我国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全传》里的主要人物。而在评书中,四明山围攻隋炀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江陵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张金称、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等人。

0823dd54564e9258571bad389c82d158ccbf4e3c.jpg

出自《说唐》、《大唐秦王词话》的人物如下:

金墉城李密称西魏王,济宁王薄称知世王,济南唐璧称济南王,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河北李子通称凤鸣王,亳州朱粲称南阳王,相州高谈圣称白御王,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江陵萧铣称梁王,凉州李轨称大凉王,明州张金称称齐王,兖州徐元朗称鲁王,苏州沈法兴称上梁王,楚州高士达称冀州王,湖广雷大鹏称楚王,河南王世充称洛阳王,夏州窦建德称夏明王,沙沱罗呼罗国王称突厥王,共有十八路反王。这毕竟是小说之言,不足为凭,笔者且说说历史上真实的十八反王(按个人标准排的,应该叫十八路诸侯更合适,入选要称王称帝、有一定实力的,排名不分先后)。

窦建德

窦建德,汉族,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

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征讨高句丽,窦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入漳南东境高鸡泊,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家人被隋军杀害,窦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达的起事军队。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国,称雄河北。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李渊处死于长安。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公元617年,被李密战败,入据洛阳。炀帝被杀后,他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

公元619年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刘武周

刘武周,隋瀛州景城(今河北泊头东北)人,后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骁勇善骑射。以军功任建节校尉,还马邑,为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杀太守王仁恭,据郡起兵,开仓赈饥民,自称太守。及后依附突厥,攻占雁门、定襄等地,突厥封之为定杨可汗。又自称皇帝,年号天兴。唐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勾结突厥,攻占太原、并诸州,屡败唐兵,威胁关中。次年,为秦王李世民所败,投奔突厥。后拟从突厥逃归马邑,事泄,为突厥所杀。

刘黑闼

刘黑闼,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人。少时与窦建德为友,嗜酒好赌,素以骁勇多谋着称。隋末大乱,从郝孝德入瓦岗军。武德元年(618年)瓦岗军败,为王世充所俘,任马军总管,镇守新乡。不久率部投奔窦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四年五月,建德败,黑闼乃还漳南招集残部,半年即收复建德旧地。次年正月,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州(今河北永年东南)。三月被唐军击败,奔突厥。后复取河北,仍以州为都。唐命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来攻,六年初,黑闼败走饶阳(今属河北),为叛将所执,缚送唐军杀之。

朱粲

朱粲,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州)人,隋末唐初割据军阀。朱粲初任县中佐吏。大业十一年(615年),随军征讨起义军时,逃亡聚众作乱,自称迦楼罗王,拥兵十万,攻掠州县。朱粲性情残暴,每次攻下城池,多是抢劫一空,连人都不放过,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

武德元年(618年),朱粲屡遭唐军击败。同年十月,朱粲自称楚帝,改元昌达,随后相继攻陷邓州、南阳,杀死唐将吕子臧、马元规。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灭王世充,将朱粲在洺水之上斩首。

林士弘

林士弘,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大业十二年(616年),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众至十余万。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北起九江南达番禺(今广东广州)的广大地区。武德五年(622年),战败投降,后又退守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死。

萧铣

萧铣,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

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武德元年(618年),在岳阳称帝,国号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朝故制。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武德四年(621年),萧铣兵败降唐,押往长安被斩首,时年39岁。

薛举

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

大业十三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李轨

李轨,字处则,甘肃武威人 。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河西大凉王,后兵败于唐朝。

沈法兴

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沈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江苏苏州)。后来杜伏威使辅公祏以精卒数千人讨伐李子通。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东走太湖,又组织武装,袭击沈法兴。沈法兴大败弃城,率左右数百人投靠闻人遂安(闻人是复姓),闻人遂安派遣部将李孝辩前去迎接。沈法兴途中后悔,预谋杀李孝辩,在会稽被识破。李孝辩发兵将其包围,沈法兴走投无路,投江自杀。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杨广亲信)之子,本是匈奴人。618年禁军病变,拥他为首,杀死隋炀帝。后其为大丞相,率军北归,先是被李密击败,跑到魏县称帝,国号许,后被窦建德攻灭擒杀。

杜伏威

杜伏威称雄江淮,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楚王。次年由于唐朝实力的强大,便归安于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等官爵,封楚王。次年,击败李子通。

高开道

高开道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盐户出身。他相继攻取了北平、渔阳,遂建都渔阳,称燕王,又兼并高昙晟兵马。而后为李唐所败,屡降屡反。最终部将反叛,他被迫自杀。

孟海公

孟海公在周桥聚众起义,占有曹、戴两州,自称录事,拥有部众三万人。大业十四年,隋炀帝遇弑后,孟海公自称宋义王。

武德三年,窦建德从河北率军渡过黄河南下,孟海公不敌战败后,归附窦建德。窦建德留部将范愿守曹州,孟海公随窦军西进洛阳救援王世充,但因为士卒疲惫,屡战不利。窦建德不听凌敬提出的改道攻入关中,结果在成皋一战遭李世民击败,全军覆没,孟海公被俘,押解到长安。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孟海公处死。

李子通

李子通史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占据海陵,自称楚王,后占据江都称帝,国号吴。国境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他被杜伏威击败,被俘,执献长安。622年,欲南逃东山再起,在蓝田被捕杀。

辅公祏

和杜伏威是生死之交。杜伏威降唐入朝后,留他守卫丹阳。谁料杜伏威走后,他即叛唐称帝(国号宋),后被李唐攻灭。

梁师都

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延安等郡,并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他不断勾结和怂恿突厥南侵,唐统一全国后,势力孤弱,内部矛盾加剧,太宗李世民贞观初,突厥日趋衰微,太宗迁使告谕,他不从,贞观二年唐军压境,被堂弟梁洛仁所杀。

李密

李密,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后被隋军屡败,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