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和《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合称为中国医学四大名著。《黄帝内经》是医学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又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黄帝内经.jpg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存在的意义

《黄帝内经》对中国医学的作用是不庸置疑的,《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的意义.jpg

历史对其评价

《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是医学理论著作。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它显然以医学内容为主,其它学科的内容也是为其医学理论服务,所以应归属于医学理论著作,是当时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医的理论源泉,是医学从哲学及其它学科中开始分离的标志。

《内经》是医家的集体智慧,但不代表中医最高理论水平。虽然《内经》代表了当时医学最高的理论水平,但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任何学科,学术水平整体都是不断前进的,中医自然也不例外。

《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准绳。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