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看各种古装电视剧,我们看到的银子都是形状相同,大而饱满。但是今天看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出土,发现出土的银子都是仅有个大概形状,非但不算饱满,而且还不是我们常说的雪花银。颜色发黑这就无可厚非了,因为时间也会在银子上留下痕迹的。

张自忠江口沉银.jpg

其实并不仅仅是电视剧在误导我们,有时候历史也会。其实我们在电视剧里常见的银子的样式是清朝末期才有的,估计是西方工业革命实现了形状的统一。

银子.jpg

虽然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里,都是随手花银元宝。但是真实的历史上金银都是贵金属货币,基本上市面上流通量还是非常小的。所谓流通的用的金饼、银饼,其实在使用上,是剪下一小块再进行流通,因此也有金叶子、碎银之说。关键是金子和银子在古代的作用和现在的存折一样,交易一般还是按贯来计算多少文钱的。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当时的土地可比现在要值钱多了,当时土地才是真正的不动产啊)。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基本工资也只是45两白银。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虽然这个价格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依然说明银子还是很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