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奸臣可能数都数不过来,但是出现的比较出名的汉奸那就比较好辨认了。为什么中国奸臣多,但是汉奸少呢?那是因为汉奸的定义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如董卓、和珅。魏忠贤之流,虽然也是祸国殃民,内战时也算不上卖国。

1452677294512.png

秦桧

1、文字狱

秦桧还搞文字狱.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军(今海南岛南部)。沈长卿曾与李光反对议和,又与芮烨同写一首《牡丹诗》,其中有“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的句子,被告后也遭贬谪。

2、不容异己

秦桧对反对过他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于细微末节之处持有异意,也绝不放过.听到赵鼎死讯而叹息的人也被治罪。有人写诗送别胡铨,也遭编管.一次,秦桧举行家宴,叫戏子演戏,一个扮小官戏子的头发上的大环跌落在地。一戏子问:“这是什么环?’小官说:“二胜环(谐音为‘二圣还’,二圣指宋徽宗,钦宗,均被金俘去)”,戏子说:“你坐太师(无意中涉及秦桧,因他称秦太师)椅,为什么把‘二胜环’丢在脑后!”意思是说坐上太师椅,就把二圣南还的事置之度外了.顿时人都失色,秦桧大怒。第二天就把戏子都关在牢里,有的还死去。

3、株连无辜

秦桧搞株连无辜,举不胜举.岳飞被害时,株连坐牢者六人,审讯岳飞的大理寺丞认为岳飞无罪,均遭贬黜,上书为岳飞喊冤的,被捕杀于狱中。赵鼎被贬谪请后,他的门生弟子,僚属都被虚构罪名,加以陷害。

4、摧毁国防,败坏军力

摧毁国防,败坏军力。秦桧当国,把南宋之初在与金人的长期抗战锻炼出来的良将劲卒尽加杀害和驱逐。由于秦桧的卖官鬻爵,新上任的军官根本不会治军,只会捞钱,“为将帅者,不治兵而治财,刻剥之政行,而附摩之恩绝;市井之习成,而训练之法坏。二十年间,披坚执锐之士,化为行商坐贾者,不知其几。”(《系年要录》卷189)。这些人整天朝游暮宴、安富尊荣、醉生梦死,南宋初年军队的抗敌锐气,经秦桧主政二十年间,丧失殆尽

5、国之巨蠹,竭民膏血

国之巨蠹,竭民膏血。卖官鬻爵、开门纳贿。“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腊月生日,州县献香送物为寿,岁数十万”(《续资治通鉴》)。其积蓄财富足可敌国,“其家富于左藏数倍”,秦桧家的财产比皇帝的还要多几倍。另外飞扬跋扈,到处霸占田产,秦桧所建的相府园宅在他死后被拿来用作宋高宗退位当太上皇的居所德寿宫,足见其规格之高,现在德寿宫已被考古发掘。秦桧用人,尽用赃官墨吏,要是有赃污不法被举讼的,“桧复力保之”。其结果是,“赃吏恣横,百姓愈困。”。在秦桧当国时期,朝廷财政由于秦桧集团的贪渎,陷入全面窘困,“府库无旬刀之储”。如此尤嫌不足,更加以横征暴敛,秦桧下达指令,“密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七八”,结果导致“民力重困,饥死者众。

中行说

中行说,西汉文帝时人,原为宫廷太监。后来,因为汉文帝强迫中行说陪送公主到匈奴和亲,中行说对汉王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使匈奴了解汉朝内部情况帮助匈奴打败汉朝 ,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纵观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骁勇善战发迹,继而因廉政而扬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由于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外族,并且每年给契丹贡送布帛三十万,以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皇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从此,中国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吴三桂

吴三桂是不是汉奸,属于一个有争议的观点。

回到1644年去看待那段历史,李自成1月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旋即李自成挥师东进兵锋直指北京城,为了挽回局势,崇祯命镇守宁远的吴三桂放弃宁远,率军护卫北京,三月十九李自成破北京城,崇祯自缢身亡,明朝统治的在法理上宣告结束,而此时吴三桂刚刚走到一半,之后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答应归降大顺,如果历史到此为止,我们不能指责吴三桂什么,甚至连不忠的名声他都可以不用担,因为明朝已经亡了,投降新朝也是顺应潮流。

可偏偏在此时,农民政权对前明旧臣进行严刑拷打追缴军饷,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其中,另外小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这两个消息对吴三桂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盛怒之下的吴三桂率军重返山海关,与大顺军决裂,但他自知势单力薄,无力对抗李自成,于是吴三桂向多尔衮借兵,注意是借兵,此时他依然没有降清

他在给多尔衮的信中这样写:“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庭,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此时他以明朝旧臣的身份代表明朝与清廷谈判,称清为“北朝”,并且许诺“裂地以酬”,请求清廷出兵灭李,此时他是个精明的政治投机者,但依然不算是汉奸。

但是多尔衮也不是善茬,他没有答应借兵,而是借此要求吴作出更大的让步。此时李自成率军讨伐吴三桂,存亡之际,吴三桂无奈答应归顺清朝,割让黄河以北,但同时吴三桂提出“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站在吴三桂的角度,他的降清是无奈之举,我们无权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一个腹背受敌的将军死战殉国,他提出让前明皇子在南京立国的要求也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政治台阶,若能照着这个诺言去履行,保留汉族政权,南北通好,他吴三桂说不定还是力挽狂澜的历史功臣,但是多尔衮的野心和当时满汉不平等的军事实力对比注定这个诺言只是泡影。

击败李自成之后,清军进入北京,吴三桂彻底成为清廷的鹰犬,再也不提复君父之仇,转而将剑锋对准了当时的汉族政权大顺大西和南明,平定李自成余部,剿灭西北抗清义军,攻打张献忠余部,甚至杀死南明的永历皇帝,光这一条,汉奸之名到死也摆脱不掉。

在当时没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种民族概念,效忠于一个外族政权,侵略本族的领土和城池,残酷剿杀本民族政权和同胞,这就是汉奸。不能因为这个政权腐败,这个国家百姓生活困苦,就开门揖盗,帮助外族来平定本土,统治本民族。即使民族最终会实现融合,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这就是十足的叛国行为。

汪精卫

说实话,说起汉奸在我脑袋里最先出现的就是汪精卫。

汪精卫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在华的侵略活动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在军事上,大量策反了国军(近百万),尤其是杂牌军,组织「伪军」,多次进行清乡,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在林思云先生的观点中“日占区百姓渡过了没有日军侵犯骚扰的安稳的一年。”日占区的民众是“安稳的”,那么其他地区的人民由于汪精卫政府对日本的物资支持恐怕就不得安生了。),汪精卫自兼清乡委员会主任,打击其统治区的地下抗日武装(主要中共游击队),使得日军可以抽身进行其他战役。

在经济上,南京国民政府协助日军对沦陷区的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强迫实施储藏物资的全面登记,并对棉纱棉布进行强制性收买,以供日军之需。

在思想教育上,汪精卫在学校推广与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发动「新国民运动」,从思想上削弱民众的反日情绪。另外,汪精卫承认满洲国、德王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被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出卖中国的领土的不可饶恕的严重罪行,现在看来就是分裂国家罪

汪精卫多次游说日本政府,但是汪的政府从来没有得到多大的自主权。汪政府也毫无权力影响日军在华的军事行动,而且汪政权自始至终也没有建立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汪政权后期与日本交涉中确实争得一些权利,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力量在变弱,而并非汪政权实力增强。如此一来汪精卫提倡的政治结构毫无号召力,也使所为的「和平建国」落的一场空,最后在日本人不管不问中死去,曾经的美少年,据说在临死前已经不成人样。

而且汪精卫的身份很高,他的投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打击,对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汪精卫最大的影响就是为投降派,起了一个头

施琅

其实最开始我以为施琅是个大英雄,就是因为那一步《施琅大将军》。虽然我并没有看,但是我一直觉得国家怎么会拍一个汉奸的电视剧。直到最近看了明朝历史,我才知道施琅应该是台独的罪魁祸首。

明朝是汉人天下,郑成功到台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一个抗击清政府的基地,在当时的国人看来,满人属于外来民族,而汉人才是正统。可是后来施琅将军降清,在汉人看来,当然是汉奸了,因为康熙初年,很多人还是想着反清复明的。因为他帮助异族消灭了本民族的政权

其实,还有很多有争议的汉奸。即使今天所说的汉奸虽然也是有争议的,但是也算是大多数公认的汉奸了。汉奸也是民间的说法,如果站在国家这个层面上,就是成王败寇,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和现在看见的不一样了。